时间与空间
——读“再想1+x艺术计划”展览冀少峰
“再想:1+x艺术计划”展览,作为佑品空间的展览品牌,以持续的坚守对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艺术家们的追踪,涉及艺术家们的风格、样式、交游与师承。其研究性、学术性、当代性、文献性也愈来愈引起了艺术界、批评界的关注,本次展览以徐勇民师生视觉叙事为线索,在同质化的讲述中有着异质化的彰显。而从传统出发,寻求对传统的超越,及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寻求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则构成了本次展览的核心主旨。
徐勇民以带有民国范的文风给阅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毛笔字的日常书写,更把传统文人的风骨才情浸润在日常生活及日常行为中,着实令阅读者感怀,而其源于传统但又超越传统的视觉讲述亦体现出一个视觉文化工作者,在教学与创作中的视觉探求。
柳继东以摄影书的图像表达,结合AI,其实探讨的是面对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一种疏离与茫然。
安嘉琪的《远看山有色》,注重作品和空间的关系,在经典图像的解构再造中,营构出的是二维三维交织,平面立体交融的视觉图景。
何梦林的《光谷之光》,则以地域文化为母题,寄寓着光谷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未来之梦。
何雅嫣的《界》则为山水画的多维表达提供了新视角,它连接着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
黄其华则从人物表达中走向抽象,他去掉了叙事,追求一种纯净和纯粹。
贾佳的《我们在一起》则以对原来工笔人物表达进行了突破,扑面而来的则是近乎抽象的团块墨色,如果能再进一步往前发展会有视觉的惊喜与期待。
李皓则以一种令人晕眩的技艺留下了对时光的记忆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李俊的《五奢图》充满着趣味性、波普风,而传统文化符号和当代元素的结合,传达出的是传统融入当代的进程中的无尽想象。
李颖婷以一种亦真亦幻的讲述、探讨了人与自然相生、物我相融之境的思考,迷离、恍兮惚兮,其中有像。
彭震中跳出了自我的符号化讲述,以令阅读者耳目一新的传统人物的当代讲述,给阅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邱启雄依然延续着对经典图像的解构与再创造。生发出的依然是在传统的当代转换中的当代的精神诉求。
王敏则由平面走向了装置。由对动物的关注转而寻求对禅学的迷恋、虚妄、虚空、为何……充斥其间。
魏海燕则直接走向了摄影装置,彰显了一种叛逆的师承的勇气。
魏建明选择陶瓷,但如何在传统陶艺中贯穿自我的当代表达值得思考。
熊明非以擅长对动物的讲述而令读者激赏,因为回归动物,充满着自由与欢乐,在对动物的描述中,放飞着自我的激情。
轩敏华的视觉图像表达带有一种新表现主义特质和儿童趣味,生命的活力油然而生。
杨虎则以抽象视域去掉题材和意义,简洁纯粹但绝不简单,经得起细读和细品。
杨鹏的《向星辰系列9》,浪漫激情的红色视觉图像,激起阅读者浪漫激情的想象中又有种孤寂和忧伤,绚烂之中难隐一种淡淡的愁绪。
詹蕤延续着自我观念性的讲述,工资、天气的变化,隐喻着一个个生命与个体的艰辛与无奈……
张立翔的山水则带有明显的北方特质。
朱国栋也从自我精擅的平面表达中走向了水墨装置,探究的是一种书画同源的思考,及山水在我心中,我在山水中的文化遐想。
2024.12.20上午10:15
于东湖三官殿
【艺术家简介】
徐勇民,1957年生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赏析】
《山云》/纸本水墨69x138cm/2024
《山雨》/纸本水墨69x138cm/2024
《弯弓之二》/纸本水墨138x69cm/2024
《克孜尔石窟壁画局部之一》/纸本32x24cm/2024
《克孜尔石窟壁画局部之二》/纸本32x24cm/2024
图文来源:佑品空间官微